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6篇
  免费   527篇
  国内免费   667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418篇
地球物理   488篇
地质学   1137篇
海洋学   55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21篇
自然地理   35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Soil and pla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four fringe marsh zones (i.e., A, B, C and D zones) along a pedogenic chronosequence in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in the Spring of 2009. Samples were subjected to a total digestion technique and analyzed for P, Ca, Al and Fe in order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nutrient contents, storages in soils and their bioavailabilities to wetland plants (e.g. Cyperus malaccensis) in four zones.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Ca increased with depth along soil profiles, while P, Al and Fe generally kept constant in soil profiles in four zones. Al and Fe contents in the top 10 cm soils showed significant decreases from D to A zone, while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a contents (P<0.05). Significant increases along pedogenic chronosequence for P, Al and Fe at 30-40 cm soil horizons were also observed. Ca was mainly accumulated in plant aboveground parts; Al and Fe were accumulated in the belowground parts; while P was homogenously distributed among the tissues of C. malaccensis. C. malaccensis in D zone had lower Bio-concentration factors (BCFs) of P in the shoots and Al and Fe in the roots, and higher values of Ca in the shoots than those in older zones (P<0.05). Compared to Al and Fe, both Ca and P had relatively higher translocation capacities for C. malaccensis, while only lower TFs for P and higher values for Al and Fe in D zone were observed than those in A and B zones (P<0.05). Except for Al with no significant changes, the total BCFs for P and Fe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with soil ages, while a decreasing trend for Ca. The total bio-storage factors (TBSFs) of P and Ca declined with the pedogenic time, whereas an increase for F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contribute to the wetland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in the Pearl River estuarine region.  相似文献   
82.
温差对泉州四至井水氡测值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变化是影响水氡观测值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1986-2009年泉州台四至井观测数据资料的分析,说明:调整观测室室内温度使其超过采集水样的原始温度,在运输水样过程中对水样采取保温措施,减小取样水温和鼓泡后水温的温差,能够得到更真实、准确的观测值.  相似文献   
83.
对苏、鲁、皖、豫交界地区地震活动进行研究,指出该区2006年10月-2010年10月出现一个长轴约230km的3级地震空区。该空区及附近地区存在多项中期异常,即ML≥3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能量强,中等地震震中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及低b值等。讨论认为,苏、鲁、皖、豫交界地区存在多项中期异常,与2004年10月24日太康4.7级地震的强度不匹配,未来具有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危险。  相似文献   
84.
中国入境旅游规模分布特征及其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刚强  李映辉  刘娟 《地理研究》2011,30(6):1044-1054
基于规模分布模型的应用探讨,本文利用1999~2008年中国各地市的入境旅游人数数据,分析了中国入境旅游规模分布及其内部结构的特征与变化.结果表明:由于受规模下降趋势变化的影响,以相同门槛规模为取样标准所得的规模分布系数在时间纵向上将具不可比性,此时以相同地区取样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将更具合理性.全国与东部、中部与西...  相似文献   
85.
针对当前GIS软件不能有效满足区域经济统计分析的问题,提出了利用GIS技术重新构建区域经济统计分析模型的新思路。对该模型进行了具体建模和编程实现,并将该模型集成到区域经济统计分析系统中,最后利用该系统对江西省各地区经济进行了统计分析的应用实践。研究表明,该区域经济统计分析模型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区域的经济统计分析,方便政府部门制定与经济相关的各种决策,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6.
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集中性的差异及其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形态描述与集中度计算"[1]一文的基础上,从旅游网站性质的角度对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形态与集中性的差异进行指数衰减模型的拟合分析,并应用Zipf定律检验其特征,发现:1)不同性质的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形态存在差异,旅游主管部门网站、旅游企业网站、旅游目的地网站的信息流距离衰减形态分别表现出非常符合指数衰减模型、基本符合指数衰减模型、不符合指数衰减模型特征。2)不同性质的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的集中性存在差异,分别表现出具有明显的本地集中性特征、兼有本地集中性和经济集中性特征、具有明显的经济集中性特征。3)分维值多在0.5左右说明了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集中性较强,分维值的差异说明了不同性质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集中性存在差异。旅游网站信息流的位序-规模均符合Zipf定律,其首位省市均存在于网站所在地或者周边省市,其位序-规模的前四位总体为经济发达省市,说明了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具有本地和经济集中性。4)对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集中性的Zipf检验,证实了空间距离集中性特征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87.
农田排水已经成为扎龙湿地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采集扎龙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区土壤和植物样品,开展为期18天的室内模拟试验,以进水中氨氮(NH4+-N)含量为基准,设计了6组实验,研究芦苇沼泽对不同氮、磷含量农田排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进水在沼泽中的不同停留时间对湿地去污效果...  相似文献   
88.
东南极冰盖内陆深处几个雪坑离子浓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南极中山站-Dome A断面距海岸800~1 100 km(海拔2 850~3 760 m)的内陆深处3个雪坑进行了雪层剖面观测和雪样化学分析.氧同位素、可见层位特征与主要阴、阳离子浓度的剖面对比分析表明, 同位素季节变化信号不明显, 而太阳辐射冰壳与某些离子(如Na 、 Cl-等)浓度变化有较好的对应.研究区域主要的几种离子如Na 、 Cl-和SO2-4等与东南极内陆其它区域雪坑中的相似, 但NO-3和NH 4有较大差异.在高原中心区域, NO-3沉积后很大部分又逸散返回大气, 因而雪层中平均浓度很低但表面处的浓度却异常地高.在海拔2 850 m处, 各种离子的浓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在海拔3 750 m处则为相反趋势, 在海拔3 380 m处趋势不明显.如果离子沉降速率保持不变, 这种特征意味着近20 a来降雪积累速率在高原中心区域为减少趋势, 在海拔较低的区域则为增加趋势.在所有雪坑中, Na 和Cl-具有非常好的正相关性, Cl-/Na 为1.24~1.61, 略高于海水中的值(1.168), 说明Cl-虽然主要来源与于海盐, 但仍有一小部分为其它来源.非海盐SO2-4在不同雪坑中显示出不同特征, 对其是否能指示火山喷发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9.
钾含量对白云母X射线衍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白云母X射线衍射峰强度的理论计算,发现其衍射峰的强度随钾含量呈规律性变化;对白云母活化释钾后不同钾含量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发现实测的衍射峰强度值与计算值变化趋势一致。计算与实测的白云母特征衍射峰强度比值曲线也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这些结果表明白云母中钾含量是其X射线衍射特征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0.
北京一次持续性雾霾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利用北京地区高时间分辨率观测资料对2009年11月3—8日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中的气象因素和气溶胶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次雾霾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前期以霾为主,中期发展为雾霾交替,后期随着相对湿度减小再次转换为霾并最终消散。边界层逆温是低能见度过程形成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最终决定雾霾低能见度强度。相对湿度和PM2.5浓度是决定能见度大小的两个关键影响因子,对能见度的影响体现出阶段性特征。大部分时段PM2.5浓度是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子,当能见度小于1 km时,能见度变化更多受相对湿度影响。不同的情景计算表明,控制PM2.5浓度对于改善本次过程的能见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